作为收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专属医院——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这里聚集着来自全国地域18家国家和省市医疗队。由国家卫健委总体部署、指导,每家医疗队负责整建制承接一个大概50张床位的病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134名队员整建制承担了一个病区50张床。从早期的病人爆满,到目前多批次病人出院,一切都在向好发展,工作也相对轻松了一些。从1月26日就来到同济医院支援的90后医疗队员杨欢,这几天却失眠了。她说:虽说在这里才50多天,但我们和当地医院,以及各医疗队的姐妹们已在抗疫战斗中结下了深厚友情。我觉得,我们是战友,但更像知己。
春风十里
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员杨欢
记得那时 大年初一
春风十里 武汉告急
记得那时 作别亲友
春风十里 人民出击
记得那时 初二夜里
武汉市区 空无人兮
记得那时 八方会聚
同济中法 共抗时疫
你说得一知己 此时无惧
新冠时疫 何如心有戚戚
我想得一知己 此行无惧
生死相依 何如不离不弃
记得那时 初次见你
防护服下 汗流凄凄
记得那时 不忍再提
氧气瓶旁 气喘吁吁
记得那时 病情危急
血气针下 有创通气
记得那时 打水喂饭
窗前走廊 到处是你
你说得一知己 此时无惧
新冠时疫 何如心有戚戚
我想得一知己 此行不惧
生死相依 何如不离不弃
记得那时 春风十里
那是坚强的你
明眸善睞
一袭白衣
一起共抗、共抗时疫
你说不期
不期而遇
只为明日、胜利归去……
我们
都是知己!
为何要写下这首诗?杨欢说:这首诗,是有感而发写出来的。在武汉疫情一线支援的这段时间,有好多知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同事,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的同事,还有北医、同济医院、河南医疗队……大家素未相识,但在此不期而遇,都抱着一个共同的信念,都是为了同一个抗击疫情的目标。所以,大家是知己。
在一线抗击疫情的每时每刻,他们都站在一起,彼此激励,彼此依靠,帮助武汉,一起攻克难关。“我们在一起就是很温暖,不害怕。所以,我写了这首诗。”
这首诗里,是一线队员50多天来的抗击疫情的点点滴滴。“大年初一报名时,我仍然记忆犹新。”大年初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抵达武汉。同济医院的医务人员带着前来支援的医疗队员熟悉病房,“他跟我说,你们来了,我们就不害怕了。”
杨欢跟着河南的医生一起上晚班,大家都穿着防护服,一晚上忙忙碌碌,见面就点个头,换下衣服,未必会认识谁是谁。“有一天,河南医疗队的那名医生突然找着我,拉着我的手问我:杨欢,我们以后还会见面吗? ”这一切,点点滴滴,一幕幕场景,一直在脑海里浮现。杨欢记得那位救助病人劳累过度的同事,瘫坐在病房的样子,记得救援队医生和护士护目镜上滑落的一行行雾珠。“这些,都是这首诗背后的故事,都是我们在一线战斗的缩影。”
如今,医疗队员开始陆续撤离武汉。作为国家卫健委的委管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至今仍然战斗在武汉,“战友情一路走来,相互扶持,特别有缘分,真的不舍彼此。”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贾晓宏通讯员 钟艳宇
编辑:杨萌
流程编辑: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