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生活·快乐健康
点击本号菜单战“疫”了解实时疫情
齐鲁儿女 不辱使命
以英雄的名义 平安凯旋
3月21日是山东援助湖北黄冈医疗队回家的日子。从首批医疗队大年初二凌晨2点抵达黄冈开始,山东共派了5批医疗队共计576人援助黄冈。历时近2个月,黄冈病例清零,山东医疗队共救治患者726人,其中重症患者151人,危重症患者27人,交上了合格的“黄冈试卷”。
援 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人口不足800万的湖北黄冈,
成为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
除武汉外最严重的城市。
1月25日,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138名队员在大年初一踏上支援湖北抗疫的征程,奔赴当时疫情仅次于武汉的黄冈,在“一穷二白”的有黄冈“小汤山”之称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安营扎寨,将这里打造成黄冈地区新冠肺炎救治的“主战场”。
山东医疗队的到来提振了黄冈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奋战近两个月,在湖北黄冈的576名齐鲁“白衣战士”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黄冈答卷”。
送 别
大清早,黄冈市民
就在山东医疗队下榻的酒店门前
拉起了横幅
嘴里说不完的感谢
老百姓送来热乎乎的鸡蛋
还有鱼面、酥糖等特产
一位老大哥感动地说:
“你们都是黄冈的恩人,我们能够健健康康活下来全靠你们,谢谢你们!欢迎你们再来黄冈做客”
老大哥还向大家解释了送鸡蛋的寓意:“在我们黄冈,鸡蛋是送亲人,送最爱的人”希望吃了鸡蛋,能消灭所有的病痛,一切也都会好起来。
上午9:30左右,山东医疗队员们坐上大巴前往黄梅戏大剧院,那里将举办一个简短的送别仪式。
在大巴驶离前一刻,记者拍下感人一幕:一位身穿红色衣服的阿姨,没有言语,只是不住地向车队鞠躬,车窗里的医疗队员发现后,朝着她喊:“阿姨,你多保重啊,多保重”!
她手足无措了一会,接着鞠躬
医疗队员告诉记者,这位阿姨是,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南1东7的48床的患者,本来特地叮嘱过不用来送别,不用来,她还是自己坚持跑来了。
她没有上前合影,只是用自己笨拙的方式表达对医疗队员的感恩之情。
还有一位黄冈市民双手合十,躬身哭着对离开的车队说
“谢谢你们,感谢你们”
“谢谢你们,感谢你们”
……
心 声
带着黄冈人民的感激
带着家乡人民的期盼
带着属于他们的荣耀
山东援鄂医疗队队员告别黄冈
返程回家
今天,我们来一起听听
他们归家的心里话
到了分别的时刻
又是那么不舍
无数次地说“黄冈加油”,今天终于能够说“黄冈再见”,曾经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可真正到了分别的时刻,又是那么不舍。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我选择了冲锋在前。我知道,这是一场事关生死的硬仗,这是一次不知归期的旅程,家人脸上满布的担忧和不舍,难挡一颗医者仁心、一份初心使命。
在黄冈的57天,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浮现。每天跟病毒战斗,跟时间赛跑,昼夜交替,24小时轮班,紧张又充实。身处重症隔离病区,暴露感染的风险很大,可以说是抗“疫”的最前沿。说不担心、不紧张,那是骗人的!可我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有党组织,有亲密无间的战友,不惧风险近距离为患者插管、吸痰,不怕脏,不怕累,为患者排粪、倒尿、擦拭身体……队友们迎难而上,团结协作,互相鼓劲、加油,没有一个人退缩。那些被隔离的患者,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句“谢谢你们,辛苦你们了”,让我深受感动;还有那些黄冈的警察,每天在医院门口执勤,为救护车、物资车和志愿者护航,还经常护送我们回酒店,不论风雪从不停歇。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人都在努力战斗。
救死扶伤是我们医护人员的天职,我觉得我们不是什么英雄,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如果说英雄,那么疫情之下每个坚守岗位的人都是英雄。
——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刘明君
再见,我的第二故乡
早上6点多起床,简单吃了早餐,就开始最后的整理。在这住了接近2个月,真的像家一样温暖。安置好行李,大家开始拍照,想把这里的每一片风景都记录到相机里,带回家翻阅,回忆在黄冈的每一分每一秒。
“感谢山东,英雄一路平安”……在一声声饱含深情的呐喊中,我们登上大巴车。车上很安静,能听到的只有大家的抽泣,旁边的队友已经哭湿了两个口罩。
10点,到达黄梅戏大剧院广场,这里要举行一个简单的欢送仪式。我在最后排,身后有数万人拉着条幅举着国旗,有未满周岁的孩童,有年逾古稀的老人,甚至有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欢送仪式结束,我们再一次手捧鲜花上车,赶往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黄州大道两旁全是人,有的鼓掌、竖大拇指,有的深深鞠躬,有人甚至跪在地上……群众、医护同行、特警、的哥、摩托车队等绵延十数公里。
我爱这片土地,在这里我们打拼了50多个日日夜夜,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这革命老区的人民,他们用特殊的方式表达着对我们的爱和尊敬!来时空无一人,别时万人空巷,这种震撼的场景一辈子有此一回,便足以铭记终生!
——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聊城市人民医院田龙营
来时情切切,归时两依依
2020年3月21日,这是一个我会铭记的日子,因为今天是山东援助黄冈医疗队回家的日子。犹记初到黄冈时的湿冷,那是一种能将一个北方人冻哭的湿冷。
在我眼中,黄冈的人民是善良的。还记得那次查房,一个老大爷示意我先不要过去,我没有明白为什么,当我走到病床前才明白,他没有戴口罩,他是想自己先戴上口罩,才要我过去。我示意他没事,那一刻,我看到了老人家眼里闪过的愧疚和不安。你可能永远不会明白,对一个感染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人来说,这个双手戴口罩的简单动作有多么艰难。当我将老人的口罩仔细的帮他戴上,并对他报以微笑,老人憨厚地笑了。还有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最后出院的一位重症患者,当我将治疗方案告诉他儿子并告知可能出现的情况,老人的儿子说,相信山东医疗队,相信山东医护人员的能力,需要什么尽管做……并一再感谢我们对老人的照顾。
作为一个医生,被患者尊重、被家属理解和支持,我认为这是一种无上的荣光。就在我们返程的前夜,“我在风雨中遇见你,一袭白衣让我着迷……我不用谢天谢地,我用歌声谢谢你!”黄冈市区户外大屏、楼宇电视全部亮屏,反复播送这支歌。早晨,在酒店门口,酒店工作人员唱《感恩的心》为医疗队送行;车辆行驶在黄冈的大街上,群众挥舞着国旗,夹道相送;在黄冈黄梅戏大剧院举行欢送仪式,热烈欢送山东省援黄冈医疗队返程;授予援黄冈医疗队全体队员“黄冈市荣誉市民”称号;赠送了书法协会饱含深情的作品;颁发抗疫纪念章……来时情切切,归时两依依。我们不是什么英雄,我们只想还这个世界山河无恙、家和人安。
——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郝学喜
编写|尚美玉
审核 | 仲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