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关新冠病毒检测忙到起飞 单日检测近400份 从筛查到确诊需8小时

封面新闻记者 申梦芸

防护服、工作帽、过膝鞋套、医用口罩、手套、护目镜、面屏,这一身行头穿一次需要20分钟……而这身行头正是卫生检疫综合实验室工作人员必备。

自新冠肺炎“战疫”打响以来,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首要任务就是承担成都海关口岸2019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工作。

成都海关新冠病毒检测忙到起飞 单日检测近400份 从筛查到确诊需8小时

成都海关口岸门诊部实验室检测人员正在做入境人员血液样本的血常规检测

实验室中的战“疫”者

4月3日,记者来到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成都海关口岸门诊部)卫生检疫综合实验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已经连续奋斗了很多个日日夜夜了。

随着全球疫情防控形势紧张,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变成了工作的重点,他们也承担着出入境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和血清检测工作。

成都海关口岸门诊部副主任田绿波告诉记者,为了与时间赛跑,尽快完成检测工作,他们常常需要忍受饥饿和内急,在实验室一呆就是10个多小时。

成都海关新冠病毒检测忙到起飞 单日检测近400份 从筛查到确诊需8小时

成都海关口岸门诊部卫生检疫综合实验室检测人员在实验室内开展检测工作

由于长时间戴手套、护目镜和口罩,检测工作完成后,田绿波的脸上、鼻梁常常被勒出道道红痕,双手还会因为过敏而发红,这已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

实际上,与田绿波抗疫在一线的,还有其余20名专业人员,在疫情发生后,他们组成了一个突击队,分组轮流坚守岗位,24小时不间断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样检测工作。

成都海关新冠病毒检测忙到起飞 单日检测近400份 从筛查到确诊需8小时

成都海关保健中心工作人员对生物安全转运箱作消毒处理

从样本筛查到确诊病例需8-10个小时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专业性强、环节多、步骤复杂、风险高,有一套严格的检测流程。

从成都双流机场海关旅检现场关员采集的样本第一时间就会送至保健中心卫生检疫综合实验室和医学检测部进行检测。

在收到样本后,高国龙博士带领的团队首先要做的是仔细核对样品和送样单信息,对样本进行唯一性编号,样本和受检者信息必须一一对应。检测的第一步是检测前的灭活处理,检测人员会按照规范进行病毒灭活。第二步是体系配置,因为核酸检测是微量检测,一点点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第三步是检测的核心环节——核酸提取,这一步骤更为复杂,考验着工作人员的专业与耐心,也是整个操作中最容易被感染的环节。第四步,检测人员要将提取的核酸加入到配置的试剂中。第五步进行PCR扩增,利用获取的荧光信号来实时检测PCR产物,最终通过扩增曲线判断检测结果。

“灭活结束后,就开始对样本进行核酸提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批样本筛查时间大概4~6个小时, 如果出现疑似阳性样本,会从技术方法上进行双复合,采取另一种提取核酸方式再检查一遍,最终确诊时间大约8-10个 小时。

成都海关新冠病毒检测忙到起飞 单日检测近400份 从筛查到确诊需8小时

成都海关口岸门诊部卫生检疫综合实验室检测人员结束检测工作

为保障四川口岸安全 提供技术保障

据统计,自开展核酸检测以来,保健中心卫生检疫综合实验室共检测样本7000余份,单日检测最多近400份,为口岸一线排查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4月1日,据四川省、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通报,此前经成都海关检测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的2名入境旅客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是成都海关首次从同一航班检出2例入境人员确诊病例,而承担此次核酸检测任务的正是保健中心。

保健中心隶属于成都海关,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旅行卫生合作中心分中心,国际旅行者医疗救助协会(IAMAT)定点门诊。主要承担了国境口岸出入境传染病监测、公共卫生监测、生物和化学有害因子检测,以及国际旅行健康服务工作。

记者了解到,2月3日至4月2日,保健中心共为1300余名劳务、海员、留学生等出境人员,以及100余名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和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