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产品非人性“套路”

本文承接上一篇文章《 用一些小套路,让用户离不开你的产品 》,谈谈如何设置产品非人性“套路”。

常见的产品非人性“套路”

如何设置产品“套路”

关于产品套路笔者是不推荐大量使用的,大量使用的话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公开的秘密,降低用户对产品的好感度,并且利用套路来拉新、增加日活或提高留存率都非长久之计,产品做得好才会带来忠实的用户。

当然,产品套路如果使用适当,在某些场景使用起来用户也并不会特别反感。例如某些APP的会员服务自动续费功能笔者就不反感,不仅便宜还方便。因此,请各位产品经理们根据情况自行决定如何使用产品套路。

产品“套路”笔者总结有如下几种方法:

隐藏法:如利用默认选项增加产品使用率;税费在结帐时才显示……

强制法:如早些年使用手机QQ发送信息会强制增加“来自手机QQ”的提示;安装电脑软件时会强制安装其他软件……

诱导法:如小黄车退押金时诱导点击继续使用小黄车服务;利用仅剩1件刺激消费者快速做出购买决定……

障碍法:如把人工客服的入口藏得很深;多次确认才能推出某应用……

隐藏法

大家仔细回忆一下,下面的几个场景是不是经常发生?

使用外卖软件左挑右挑的终于挑好了要订的饭,下单的时候发现还要多支付几块钱的餐盒费,虽然心里有点儿不高兴,但心想都挑了这么半天了,也就多几块钱,就这样付款吧;使用旅行软件去订飞机票,发现了一个最低价,结果在付款的时候,发现要在默认选项里勾选了一个购买几十元的酒店优惠券,若不细看就不小心中了产品套路,一起购买了对自己没有用的服务。

上述场景都在利用隐藏费用的方法营造出一种低价的表象,来吸引用户点击及消费。

隐藏法就是通过精心的设计把一些必要费用、附加功能、获取难度等内容隐藏或伪装起来,吸引用户使用产品。

1. 默认选项

默认选项是产品经理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通常情况下产品经理使用默认选项是出于好心,利用默认选项简化产品,减少用户的操作,提升用户体验。但若把一些用户不想使用的功能放在默认选项里,并把默认选项掩饰起来,就属于典型的设置产品“套路”。

应用案例

1) 默认下载

从站点下载的软件安装包,热门推荐栏勾选着多个用户不需要的软件,安装页面下方也勾选着用户不需要的内容。如若用户不仔细看,不仔细思考,点击了“快速安装”按钮,那么勾选的内容就一同安装到了电脑里。

常见的产品非人性“套路”

2) 默认缴费

2017年一篇名为《一年100亿?揭秘“携程”坑人“陷阱”》被疯狂转发,虽然携程已辟谣数据是诽谤,但曾经的携程在付款页面的确采用了很多“默认缴费”的默认选项。

携程利用默认选项的方法捆绑销售增值服务,若用户不仔细看,不手动取消,就在付款时购买了增值服务。携程的该设计模式也曾被影视明星公开吐槽,如今已经更正。

常见的产品非人性“套路”

常见的产品非人性“套路”

2. 隐藏消费

隐藏消费指产品利用隐藏费用的方法营造出一种产品低价的表象,来吸引用户点击及消费。

隐藏消费和上面所述的默认选项不同,默认选项是可以取消的,而隐藏消费特指不可以取消的消费。

应用案例

如前文所说,外卖平台利用隐藏餐盒费的方法吸引用户,结账时用户也不会为了几块钱的餐盒费放弃购买。

常见的产品非人性“套路”

常见的产品非人性“套路”

同样的原理,部分平台还会刻意隐藏运输费、税费等费用,甚至部分店家还会主动降低产品价格,增加运费价格来实现吸引用户的目的。

3. 隐藏难度

隐藏难度指产品不主动告知用户获取难度,营造出很容易实现的表现来吸引用户。隐藏难度的套路不像游戏软件把每一级的升级进度都写明,而是去刻意隐藏难度,并逐渐加大难度。

应用案例

用过拼多多砍价的小伙伴,有没有被第一刀砍掉了一大半儿的价格所惊喜到,而后赶紧转发给朋友让他帮你砍价;结果发现第二刀第三刀越砍越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砍到零。但是,眼看着马上就要到零,还继续抱着希望给朋友转发。

拼多多在这里面就运用了隐藏难度的方法,最开始给予的多,给予用户希望,吊起胃口,而后越来越少。

产品隐藏难度的方式还包括赠送优惠券,赠送的优惠券并不是无条件使用,增加了很多限制性条件;但把优惠券的使用说明刻意隐藏,以吸引用户。比如满多少元才可以使用优惠券,优惠券需要拆分多少次使用,只有部分产品才可以使用优惠券等。

4. 隐藏广告

隐藏广告就是把广告伪装起来,如果用户不仔细看,还以为广告也是产品的一部分。例如在信息流应用里面增加与信息流融合度很高的广告内容,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广告也是一条信息流。

应用案例

今日头条和百度的信息流广告,与信息流内容的融合度很高,“广告”二字提示的永远很小。

常见的产品非人性“套路”

强制法 1. 自动续费

有时买一些应用网站会员的时候,选择的是自动续费的选项。结果到了续费时间,即使这个软件不再使用了,它也会自动扣除下一个续费周期的费用。若绑定自动续费信用卡是一个不会主动推送扣款消息的信用卡,用户就有可能需要过好久才会发现一直在被不使用的软件扣费。

2. 强制广告

应用案例

常见的产品非人性“套路”

诱导法

诱导法就是利用用户习以为常的操作习惯,来诱导用户点击产品。

1. 小红点

人类天生具有强迫症,小红点就完美利用了人类的这一个弱点。

小红点功能最开始是用于提示用户,早在2009年,黑莓手机在其9700系列上就开始使用类似于小红点的形式提示用户。如今,小红点的设计已十分常见。

应用案例

常见的产品非人性“套路”

常见的产品非人性“套路”

360利用类小红点的做法吸引用户使用其产品功能

小红点的例子如果要举能举出很多,小红点差不多成为了行业标准。

2. 反框架行事

反框架行事就是利用用户习以为常的使用习惯,反框架制作产品。

应用案例

大家看看下面的小黄车退押金按钮,按照常规的操作习惯是不是“留下来”按钮位置应该是继续退押金?而小黄车利用了人类的思维框架,将该位置设置为不继续退押金,相信不少用户在此处都根据操作习惯点击了“留下来”,而心里还以为点击了“退押金”。

常见的产品非人性“套路”

反框架实属为产品经理给用户下的套路。

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中一再强调产品要具备一致性,产品需要与用户的使用习惯保持一致。而反框架则刻意设计的与用户使用习惯不一致,为了达到产品的业绩目标而损失用户体验,暗中伤害用户利益。

3. 刺激快速决定

刺激快速决定就是通过营造稀缺、紧张等氛围,减少用户的理性思考,刺激用户快速做出购买决定。

大部分用户的行为都是非理性的,如果用户处于可买可不买的纠结状况中,通过限时、限购等方式刺激用户快速做出决策,会增加用户购买的可能。

应用案例

营造稀缺,仅剩2件。

营造紧张,活动仅剩2小时。

障碍法

障碍法即通过设计障碍,增加用户的触达难度,实现留存用户、减低使用频次等效果。

1. 增加操作步骤

把操作步骤设计繁琐,让用户难以触达,是设置障碍法的一个方式。

2. 功能深藏

把功能深藏起来,让用户难以触达,也是设置障碍法的一个方式。

本文由 @产品工具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