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2019年音乐行业,付费意识觉醒应该是不二之选。
从年初各大平台推行付费试听,再到年末周杰伦发行付费单曲引爆社交网络。不难看出,在被盗版产业侵袭多年以后,国内用户付费意识正在从养成变得越发普及。
从近期第三方公布的一份2019年数字专辑销售数据统计也能略窥一二。
根据榜单显示,2019年数字专辑销售额排名前十位的艺人分别是蔡徐坤、华晨宇、张艺兴、李宇春、R1SE、王一博、周杰伦、Taylor Swift、火箭少女101、张云雷,前十位销售总额达到3.38亿人民币,相比去年1.18亿的成绩上涨近190%。
显然,数字专辑的热销除了用户对于模式的认可之外,也能看出用户为优质内容付费意愿正在变得越来越强。
另外,据统计,2019共发行数字专辑(未包含咪咕、虾米数据)的歌手艺人为143位,而这一数字在2018年时仅为65,同比涨幅一倍有余。说明付费数字专辑正在成为新的变现方式而被更多音乐人认可,甚至影响一些海外歌手/唱片公司的发行思路。今天日本殿堂级艺人木村拓哉数字专辑一经上线便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方盘点的数字专辑销量榜单中,排名前十的歌手中有八位均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TME)平台发行上架。拉回到总榜来看,在TME平台上发行的数专销售成绩也要远高于其他平台。
TME是如何办到的?
我们为什么需要数字专辑?
不得不承认,过去国内的音乐环境并不健康,音乐人想通过音乐作品赚钱十分艰难。线上渠道单纯的变成了宣发入口,音乐人只能通过线下演出赚钱,收入极不稳定。用户付费环的缺失,长期来看并不利于行业发展。此前一位音乐人向娱乐资本论透露,音乐行业的核心问题在于,大部分从业者特别是音乐人,钱只有出没有进,用户不为音乐付费,音乐人没钱赚,长此以往的结果势必会对音乐创作有所影响。不过目前来看,音乐付费的渠道还相对单一,付费会员以及付费音乐包依然是各大音乐平台推行的主流。行业需要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出现,而音乐人也需要丰富自身的变现方式。直到2014年年底,从周杰伦《哎哟,不错哟》开始,TME尝试跟周杰伦合作开始推出一种全新的数字音乐消费模式,即数字专辑。综合能力是赋能数字专辑的关键
在第三方盘点的2019年数字专辑销售额榜单,排名前十的专辑/单曲,TME发行的占据了八席;从另一个纬度来看,在数字专辑销量榜单,排名前五的作品,TME发行占据其中四席。
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在当下数字专辑领域,TME更具有优势。作为数字专辑模式开创者,TME的曲库风格更加多元,覆盖用户规模也更广阔,一定程度上给了数字专辑生长的沃土。
另外针对粉丝用户群体的运营上,TME也率先制定出了一套玩法。比如在2014年最早上架周杰伦数字专辑《哎哟,不错哦》中,用户付费购买后不仅可以收听下载新专中的歌曲,而且还可以获得专属铭牌给予其群体认可,除此以外还有歌手独家告白、写真以及内幕花絮供粉丝解锁。
再如,今年《陈情令》影视OST的大获成功也离不开平台方TME的运营,在购买了相应的数字专辑之后,粉丝也能随之获得高清剧照、配音演员CV以及艺人独家花絮等音乐专属外的“福利”。
不仅对歌迷粉丝运营精耕细作,对于歌手艺人方面,TME同样不遗余力。
比如在今年“数专”销量冠军蔡徐坤上架《YOUNG》之前,已经在TME各个平台中多有宣推;海外歌手Taylor Swift新专上架前夜,TME也为其与中国乐迷搭建了表达和互动平台,并为新专辑《Lover》在广州组织了面对面的歌迷见面会;也进而推动《Lover》在24小时内销量达到近600万首。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佟雪娜在此前活动中表示,TME通过数字专辑形成了一个‘数字专题+’的战略,形成了多元化的音乐娱乐生态。”从而也证明中国数字音乐的用户会倾向于为优质内容的资源和用户体验的付费,“数字专辑销售成为数字音乐营收的增长点,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数字媒体时代Z世代势必成为内容消费主流,而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今年发布的《2019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数字音乐产业发展专题报告》中指出,90后的消费群体注重精神需求、时间效率和自我提升,消费倾向于高共鸣、国际化、融合化的音乐风格,更显著的特点在于这一代消费者的社交倾向更强,年轻用户更愿意为了带有社交属性的优质内容付费。
可以明确的是,中国未来数字音乐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偏向于社交娱乐属性。而TME以“音乐”为核心,满足用户听、唱、看、玩等多种需求的文化娱乐生态无疑更能得到年轻用户的认可。
付费搭建、产业联动,中国音乐产业价值凸显
正是得益于TME多年来在数字专辑上的深耕布局,所以在其平台上动辄出现销量上千万的作品也就不足为怪了。而对于TME更重要的点在于,数字专辑在拉近用户距离的同时也作为触点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以上述《陈情令》OST为例,结合彼时影视剧的大热,这张数字专辑在上线伊始便引发购买热潮,发布九个小时以后,销量突破了270万首。截至12月销量突破3118万首,创造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影视音乐专辑类别中历史最好成绩。
影视以外,TME也在探索音乐与其他领域的结合。比如在和目前大热的手游《王者荣耀》的结合上,TME促成超人气天后张靓颖为游戏中西施英雄演绎了主打歌《幻纱之灵》,空灵的海豚音与古典乐器交融协奏,逐渐勾勒出一首少女英雄的成长史诗。此外,还有霍尊演唱的英雄同名主打歌《庄周》,陈雪凝演绎的《王昭君》。
游戏和音乐联动背后,也激发了粉丝的参与热情。在虚拟男团无限王者团推出王者荣耀四周年主题曲《千灯之约》不久,评论区便迅速被粉丝“攻占”。在近期公布的《2019腾讯娱乐白皮书》中显示,《千灯之约》的热评度名列榜首。
通过深入挖掘各游戏IP内核,TME联合游戏IP推出多首不同维度的跨界作品,如《王者荣耀》英雄主打歌、《天涯明月刀》门派主题曲、《乱世王者》玩家故事主题曲等,这一系列音乐作品深度加持各大游戏IP,将游戏世界观进一步丰满,逐步形成了立体化的游戏音乐矩阵。
《陈情令》OST和《王者荣耀》主题曲的成功并不是个例,背后则是TME通过“内容共创”策略,以游戏、影视等行业带动音乐相互赋能“TME+”正在构建以优质音乐内容为核心、深度连接音乐与相关文化娱乐行业的整体化产业体系。以上半年刘宇宁发布的《乞丐》为例,新歌一经上线便迅速霸占了各大音乐排行榜,歌曲的分享数、评论数一次次刷新着记录。
同时为了构建起良性内容生态,激励音乐人创作,TME也搭建了一整条原创音乐人扶持计划,其中就包括针对原创音乐人宣发包装的原力计划、偏向产业向的月亮沙龙、聚焦线下演出原力派对等。除此以外,TME也为原创音乐人在作品发行、宣传推广、数据管理、演出支持、作品收益、版权管理与维护、教育培训带来服务,帮助音乐人在线上/线下全方面赋能,使其更专注于创作,为国内音乐行业带来一系列良性循环。
根据国际唱片协会IFPI发布的《2019年全球音乐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已经跃居成为排名第七的音乐消费市场,这无疑对国内音乐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在盗版、国民付费意识、唱片下滑等种种问题的困扰下,中国的音乐行业缺失的不止于商业层面,而是一整套行业规范。只有树立起一个规范模版,并以音乐为核心拓展出新的场景、模式,才能真正激活国内音乐市场的发展潜力。无疑,这也是TME正在做的事情。
数字专辑的出现便是TME等平台作出的“特色化”的创新尝试,甚至影响了海外音乐产业的发行思路。以日本为例,长久以来,日本唱片行业与全球”数字化”趋势相反,实体唱片销售仍占大头。据日本唱片协会(RIAJ)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实体音乐销售额是数字音乐销售额的3倍,这也导致日本唱片公司以及歌手艺人对数字专辑并未引起足够关注。
而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不断推动下,随着中国流媒体市场的日渐蓬勃,日本唱片行业也开始越来越多的拥抱数字专辑模式。今天日本代表性艺人木村拓哉首张个人专辑《Go With The Flow》透过中国流媒体平台上架发售,便是其中的最佳例证。我们相信,这也将会促进更多国际化的优质内容通过音乐流媒体平台,与广大中国乐迷“见面”。
长久以来,国内音乐行业自唱片时代到数字流媒体,一直遵循的国际路线。而随着以“数字专辑”等带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推动下,不仅多元化拓展国内的音乐产业,也进一步带动海外流媒体音乐的发展。这或许也是中国音乐产业的一次绝地反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