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将提供同等待遇助台企更好发展

本报讯(记者白波)在国台办昨日举行的“26条措施”政策解读专题记者会上,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陈斌华表示,“26条措施”中涉及为台企提供同等待遇的13条措施进一步回应了广大台企的诉求和期盼,着眼于更多为台胞台企提供发展机遇、同等待遇,进一步促进台企参与大陆高质量发展、高科技创新,帮助台企加快科技创新,降低综合成本,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

陈斌华说,13条措施和去年出台的“31条措施”中涉及台企的12条在理念上是一脉相承的,就是彰显“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体现一视同仁,同时又与时俱进,扩大了受益面,提高了含金量。

陈斌华介绍,“26条措施”发布以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改委已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部署落实工作,相关落实和配套对接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同等对待台企参与大陆重大装备发展

记者:“26条措施”第1条提出,台企可同等参与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检测评定、示范应用体系建设,同等参与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建设,请具体介绍说明一下这条措施。

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副司长郑持平:大陆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规模稳居全球首位,产业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我们对台企参与大陆重大装备发展、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等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目前,已有一些台资企业先行一步,积极参与其中,享受到了增值税全额退还等政策优惠。我们欢迎更多台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与所在地的省级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联系,牵头或者是参与相关的工作,充分利用大陆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鼓励两岸青创基地申报国家级孵化器

记者:近年来,台湾青年在大陆就业创业受到高度关注,“26条措施”第13条提出,符合条件的两岸青创基地和示范点可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想请科技部介绍一下这条措施出台的背景情况和有关考虑。

科技部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徐捷:开展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工作,有利于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2015年以来,已经有20个省市设立了76个两岸青创基地和示范点,涵盖园区、学校、创业孵化器、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各类平台,逐步成为两岸青年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台湾青年来大陆实习就业创业的重要载体。鼓励两岸青创基地和示范点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是为了进一步为海峡两岸科技企业构建良好的成长生态,为两岸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条件,促进两岸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培育两岸经济发展新动能。

两岸联合制定茶叶标准即将立项

记者:今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两岸要应通尽通”时明确提到“行业标准要共通”。请问目前在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司副司长李玉冰: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关于两岸行业标准共通的重要要求,我局协同有关地方和行业协会开展调研,研究相关行业中标准共通的重点领域,推进开展两岸标准比对研究等工作。例如为了促进两岸台式乌龙茶贸易畅通,根据大陆乌龙茶产业发展需求,我们推动台湾茶叶学会和有关企业参与《台式乌龙茶》《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研制工作,目前两项国家标准项目即将立项公告。今后两岸相关业者将在更多领域推动制定共通标准,并给两岸同胞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