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发布报告认为,一月中旬以来,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始料未及的冲击。当前举国上下都在防治疫情,多地封城、部分公共交通停运、复工延迟等这些举措势必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而且,疫情何时能够完全得到控制还很难判断。但是,有两点是可以下定论的:一是当前举国防治疫情的举措完全正确,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是值得的,长痛不如短痛;二是在我国特有的体制优势下,疫情必将得以控制,经济一定会恢复活力,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将保持全球份额不断上升的势头。
当然,我们还必须面对现实,客观分析当前疫情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分清哪些是疫情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哪些是经济自身的规律。而且,经济发展也往往危中有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才带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契机。对于此次疫情,我们同样不要盲目乐观或悲观,更应该看成是一次重大挑战和重大机会,借此来推进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
在去年一片经济企稳、库存周期启动、珍惜货币政策空间不降息的声音中,我们在市场上第一家坚定提出中国的降息周期才刚刚开始,当时引来诸多质疑。但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央行降息幅度达15BP,成长股走出一波大牛市,债券收益率下行了40BP。
这些变化难道仅仅是疫情导致的吗?显然不全是,成长股和债券的表现从去年四季度就启动了,疫情仅仅是起到了加速的作用。如果经济要企稳,当时债券收益率为何还会下?所以经济的下行,市场的震荡,以及研究观点的大规模转向,其实这些“锅”很多都不该全由疫情来背。
站在当前时点,对经济判断要更加谨慎,从近期的高频指标来看,一季度GDP大概率会出现负增长(当然最终还是要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为准)。对市场还是要把握结构性机会,尤其是流动性加快宽松、政策加快积极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当前观点和去年四季度发布的年度报告完全一致,没有任何改变,疫情只是加快了我们观点的兑现节奏而已,不改变方向。还是那句话,今年不是投资“经济企稳”,而是应该投资“政策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