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谷心禀
流程编辑丨朱 颖
2亿人在家办公、1亿人在家见客户、1亿人在家直播、还有1亿熊孩子在家上课......这场新冠疫情对普通中国人最直接的影响可能就是加速"线上"。
不可否认,新冠疫情后,"线上"办公、线上"政务"、"线上"教育、"线上"销售......将成为常态。
一个政府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在线上向当事人发起事项认证;一个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在线上与客户完成信贷流程;一个房地产公司,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在线上与购房人签订购房合同......
而这个"线上"时代,最重要的问题可能就是"身份确认和识别"。
近日,飞鱼财经注意到国内电子签章行业的发展——只有让电子签章安全、有效、权威,才能解决"线上"的身份确认和识别问题——新冠疫情迫使中国加速"线上",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电子签章行业能不能跑出一个明星公司?
一
催生一批电子签名企业
事实上,中国很早就开始推动电子签名的发展。
199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就提到:“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新建和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的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这是我国法律首次规定数据电文可以作为书面形式用于合同的签订。但却未能详细规定,如何认证合同签订方签字盖章的法律效力。
2005年6月,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明确了电子签名和手写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陆续出台了多项包括电子政务、电子认证、电子商务、网络交易、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在内的电子合同相关推动政策。
在这前后,出现了专门的CA认证机构——北京的数字认证;以及代表性的电子签章公司——翔晟信息。
随着移动终端和SaaS的发展,越来越多合同及文件签署的场景从线下搬到线上,从而产生了代表签署人身份和签署意愿的“电子签名”和“电子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开始出现一轮新的变化。
电子签名的应用从政务领域向商业领域延伸。
更多的需求催生了更多的电子签名行业企业。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数字认证登上A股(300579)、翔晟信息(836874)登上新三板,一批如上上签、法大大、e签宝等新兴企业拿到了融资。
二
各家都在努力奔跑
电子签名预期美好,但现实是在这次疫情之前,其伴随着电子合同,在中国的渗透率并不高。公开数据显示,渗透率可能不足10%;更有悲观预测,实际渗透率不足2%。
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电子合同上市公司中的龙头企业DocuSign,其服务的企业客户数超过35万,市场占有率达到40%。更在2019年,公司最高市值超过百亿美元。而按照美国公司DocuSign在招股书里做出的预测,全美电子合同市场空间大约为250亿美元。
而在国内,随着括《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及《信息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规划(2016-2020 年)》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以及《“互联网+政务服务” 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等的印发,行业的上限也在不断提高。业内人士估算,这一市场规模至少能达到两千多亿。
谁能在这两千多亿中拿到最多的蛋糕?谁能成为中国电子签名行业的明星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数字认证2019年度总营收7.94亿元、净利润0.98亿元;翔晟信息2018年总营收0.69亿元,净利润0.18亿元(2019尚未披露)。
数字认证主要是做CA认证,翔晟信息可能更典型,其从线下政务电子签章业务起步,逐步发展为线上线下的全行业电子签章服务商。目前,其线上"点签网"业务正在快速上涨。
另外三家属于纯线上发展而来。上上签在2018年8月完成了3.58亿元C轮融资,由老虎基金领投;法大大在2019年3月完成了3.98亿元C轮融资,由老虎基金和腾讯领投;E签宝则在2019年10月由蚂蚁金服领投完成了6.5亿元C轮融资。
数字认证近年来业绩增长一般,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水平都在20%以下。相比,翔晟信息增长迅速,2018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水平在50%左右。需要说的是,按照翔晟信息的发展情况,后续转板可能性极大。
其他三家公司中,艾媒咨询报告显示,就纯线上商业合同市场而言,2018年度上上签的市场份额为35.8%,位列当年度第一;E签宝则是截止2019年12月31日累计签署量达 105 亿,个人用户2. 5 亿,企业用户 437 万,日均签署量超 2000 万次,是这三家中首家实现亿元营收的企业。
三
服务能力和细分挖掘
新冠疫情下,再一次催热电子签名行业。
事实上,对比上述5家公司情况,大致能够摸到电子签名行业的未来的走向。
以翔晟信息为例,其在政务领域又更专注于电子签章细分领域中的电子招投标项目,2018年度公司的前5大客户,均为地方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平台等。
这类电子签章企业要走的可能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道路。他们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可以将线上线下打通,为企业提供双线服务。二是更了解政务语境,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专业指导服务。
对比之下,上上签、法大大、e签宝这类纯线上电子签章公司,其优势主要在于,可以借助资本方通道,迅速引入流量。2019年11月e签宝在获得蚂蚁金服领投的6.5亿元C轮融资后,与其生态的融合进一步加强:众多使用钉钉的中小企业,能够直接使用e签宝在钉钉上的微应用的形式,为平台上的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内部审批、数据存证、电子合同等服务。
电子合同管理说白了是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去中心化能力,以及强力的司法保障。一个好的合同服务,合同管理工具,它应该能够让企业主没有后顾之忧,拥有全程的法律保障。
客观说,就技术而言,其实各家差别不大。就资本而言,各家也都在使出浑身力气。但未来的比拼,更多的可能是服务能力和对细分领域的挖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