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证券3月18日讯,全球股票市场继续暴跌,表明各国央行近来的拯救举措大部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尽管如此,分析师们在接受CNBC采访时指出,央行们仍有很多可用来应对新冠疫情所催生经济冲击的“弹药”。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已经给所有主要经济体都造成了重创。因此,各大央行纷纷加速货币刺激步伐,在降息的同时,购买更多国债。
17日,荷兰国际集团德国首席经济学家卡斯腾-布哈泽斯基(Carsten Brzeski)通过电子邮件告诉CNBC,“这是一场源自金融市场和实际经济外部的危机,因此央行们鞭长莫及。”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大主要央行一直生活在聚光灯下。当年,这些央行被迫动用了非常规政策工具,其中包括负利率。在过去的十年里,这些举措一直存在,并遭到与其有效性有关的争论。
过去数日内,随着股市再度接连暴跌,这种争论再度浮出水面。
17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在接受CNBC采访时指出,新冠疫情全球性大流行“是一种不同种类的危机”,激进的货币政策“并不足以”解决该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冲击。
降息能解决新冠疫情冲击吗?
在短短两周内,美联储已经进行了两次紧急降息,迅速地将基准利率下调至零下限。上周日(15日),美联储宣布将斥资7000亿美元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旨在为遭受新冠疫情重创的美国经济遮风挡雨。
然而,美联储的良苦用心远未能获得美国股市的积极回应。
16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狂泻约3000点,创下史上单日下跌点数纪录,这也是该指数自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来最糟糕的一天。
同一日,日本央行表示,该央行将翻倍购买股票,且将面向企业的贷款的利率设定在0%。但是,日本股市同样没给本国央行面子,当日暴跌2.5%。
欧洲央行宣布推行包括增加国债购买规模在内的一系列新举措之后,欧洲股市也只见暴跌不见上涨,并创下新低。
布哈泽斯基指出,“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出现了供应面中断和需求面中断前所未有的结合。金融市场对这种不确定性做出了反应。单靠某一家央行采取行动,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很多分析师认为,近来的货币政策决定将导致已经负债累累的国家背负更多债务,同时也没法促使消费者增加支出。原因很简单,即便消费者有钱消费,受累于新冠疫情,他们也无法到餐馆、电影院以及其他消费场所进行消费。
在接受CNBC采访时,理财公司Tressis Gestion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拉卡尔(Daniel Lacalle)指出,“购买收益率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的主权债券,以及降息,只会帮助那些已经负债的人,而不是那些将因收入和营运资本大幅减少而蒙受损失的数百万人。你不能用用来解决需求方面问题的政策来解决供应和全球性大流行冲击,”
直升机式撒钱?
不过,也有一些分析师认为,如果新冠疫情给本国经济带来了进一步伤害,那么各大主要央行将采取更多刺激举措。
17日,在接受CNBC采访时,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埃里克-琼斯(Erik Jones)指出,“各国央行才刚刚开始试验他们的新权力。”
同日,野村证券货币分析师乔丹-罗切斯特(Jordan Rochester)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表示,“央行的努力尚未结束。”他补充称,“如果他们做的还不够,那么话题就会转向其他形式的非常规宽松举措,其中包括直升机式撒钱,以及政府授予央行的新权力。”
“直升机式撒钱”,是货币刺激的最后一招,指的是印刷大量钞票并将之分发给公众,让他们增加支出,从而提振经济。
UniCredit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尼尔森(Erik Nielsen)指出,最后央行们可以选择增加印钞。17日,在接受CNBC采访时,他说:“央行从来不会没有弹药可用,他们可以印钞!”(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