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冬季寒冷到来的标志,“小寒”意味着冬季即将进入最寒冷的日子,在小寒的这一天,今年来首场最大范围雨雪也开启了,也提醒广大朋友们需要从保暖和养生等各方面度过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其实,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质量的提升,关于冬季的保暖已经不再是问题,而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学会预防因寒冷,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让自己的身体能够更好的适应小寒,以及更加寒冷的“三九”时节。
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天气寒冷,则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人家,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3防3不要”提醒老人谨记。
一、防寒其实是在防这些
1.防感冒
这个自不必多说,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老人的身体机能较弱,抵抗力比较差,一旦感冒就很容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病情迁延的时间也会比较久,老人十分受罪,所以进入小寒之后,防感冒也更加重要。
2.防中风
中风,是一种俗称,它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西医称为脑卒中。冬季天气变冷,使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加之中老年人因随着年纪增长,在机能、代谢和结构上均发生变化,使大、中血管壁中膜的胶原纤维和黏多糖增多,弹性纤维减少,加之管壁的钙化,使得血管变厚、变硬,弹性和舒张性降低,以及活动量的减少等,这些因素都加大了脑卒中的诱发几率。
3.防胃病
冬季是胃病高发季节,冬季寒气当令,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可发生痉挛、收缩。寒冷环境、人体自身抵抗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均有所下降,胃肠功能容易发生紊乱。所以,在冬季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治胃病,这事关人体生命质量。
二、小寒后做到“3要”,健康有保障
1.要保暖
很多老年人属于虚寒体质,加上体内阴阳失调、脏器老化,所以抵抗力下降、御寒能力减弱,导致异常怕冷。天气一冷就出现四肢冰凉、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进一步引发老寒腿、颈肩腰椎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急性心肌梗死、中风等毛病,因此,老年人冬季保暖非常重要。
2.要保证睡眠
冬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及睡眠质量的提高,则会事半功倍。当人体处于深睡眠状态时,免疫细胞和各种受损细胞快速修复,机体可进行营养吸收、能量储存、消除疲劳等生命活动,有益身心。
3.要调整饮食方式
每到冬季,患胃病的人数增多,胃病会引起身体不适,严重可影响工作和生活。那么,预防胃病又有哪些好办法?调整饮食方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少食多餐比较适合有胃病的人,另外,少吃刺激性食物,例如浓茶、辣椒、咖啡等,同时建议戒烟戒酒,因为这些都会对胃产生比较强的刺激。
春节近了,天越来越冷,希望大家心越来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