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各自领域接下“军令状” 成都夫妻共战“疫”线

2月13日凌晨4点半,张建起床了。他最后清点了下自己的行囊: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机、充电器,几套换洗的衣服和需要随身携带的证件……

张建是一名医疗器械工程师,此行的目的地为湖北黄冈。那里有50台从公司发往当地的呼吸机,张建需要将其一一安装到位,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5时许,妻子潘璟送他出了门。她把自己整理的14条关于这次疫情的防护知识又给丈夫讲了一遍,一再叮嘱“注意安全”。她是一名医护人员,已在抗疫岗位连续坚守了多日。

夫妻俩就这样在各自的领域和岗位上站在了一起:抗击疫情。

逆行

他写下“请战书” 前往湖北黄冈

2月9日,张建手写下了一封“请战书”,决定前往湖北黄冈。他的理由简单:“我是个老大哥,干了20多年了,对业务也熟悉。”他在请战书中写到需要“起到老员工的榜样作用,保障设备的快速安装和良好运转。”

他们在各自领域接下“军令状” 成都夫妻共战“疫”线

张建前往黄冈。受访者供图

这批设备是其所在公司,位于四川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办的国药集团四川省骨科技术有限公司接到一批紧急订单——湖北黄冈市中心医院下单的50台呼吸机。订单于2月7日接到,公司分别从广州、上海多地调配资源,并在之后将物资运往当地。

不过,如何保证将该批设配安装到位,快速投入使用则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医院那边对设备的安装不太熟悉,厂家也曾多方寻找装机工程师前往安装,但也始终没有人接下这个任务。”公司一负责人介绍。

任务迫在眉睫。张建此时正在家中休假,接到公司的通知,他决定接下这个“军令状”,当天便联系到公司上级领导,主动请缨到黄冈市为新到的这50台呼吸机进行安装工作。

前往湖北有着严格的出入限制,在公司与黄冈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接洽协商后,张建购买了2月13日早8时30分由成都双流机场飞往湖南岳阳三荷机场的机票,在抵达当地后,再转车前往黄冈。

他们在各自领域接下“军令状” 成都夫妻共战“疫”线

张建写下的请战书。受访者供图

13日上午10时30分,红星新闻记者与张建取得联系时,他已抵达三荷机场。据他介绍,正在等待黄冈当地前来接应的交通车,当日即可到达当地,开展装机工作,“目前,这50台呼吸机的具体分配还没有定下来,应该会分到几家医院去使用。”

坚守

她穿着防护服 一连六七小时不吃不喝

张建把要赶赴黄冈的消息告诉了妻子潘璟。潘璟没有阻拦:“你要去就去吧,这也是工作所需,到那边一定注意做好防护就是了。”

“心里挺担心的,但口上没多说。”潘璟是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从业多年,这次疫情她被抽调到了发热门诊,从除夕前接到任务,一干就是半个多月,“我每天接触的患者都是发热病人,有疑似的病例,也有最后确诊的病例,知道这个病毒的风险,所以你说能不担心他吗。”

潘璟所在的发热门诊,需要穿着防护服工作,她介绍,因为物资紧张,防护服常常需要从工作开始穿到当班结束,一连六七个小时,在这个期间,她和同事们基本都得不吃不喝,“吃饭上厕所啥的都很麻烦,还得浪费一件衣服。”

他们在各自领域接下“军令状” 成都夫妻共战“疫”线

四川省人民医院护士潘璟。受访者供图

因为身处岗位的风险,潘璟把儿子送到了亲戚家,一待就是半个月。“他上高三了,我上白班,晚上会回家休息,这样一来,就很担心万一有什么情况会影响到孩子。”而在她上班的这期间,家中则只剩下丈夫张建一人了,“他得在家做好后勤工作啊。”

张建心疼妻子,家里的事也基本全部由自己包下,让妻子回家后可以好好休息。“每次一回来,看她的疲惫样子,脸上长期戴护目镜留下的勒痕,说实话很心疼的,也也特别担心她被感染了。”

张建一家住在顶楼,平常妻子穿着的衣物,张建会把它们拿到天台进行晾晒,而为了不影响邻居,他也跟周围的邻居打好了招呼,希望尽量不要到天台。“一方面是自己占用天台希望得到邻居们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好。”

不过,现在,从丈夫担心妻子,变成了妻子要担心丈夫了。

叮嘱

她教他如何做防护 发14条安全提醒

作为医疗器械工程师,张建与医疗行业打了多年交道,但在潘璟看来,“他还是有很多不太会的地方,不像我们天天在岗位上,知道如何做好防护”,自己还是无法放心。

为了保障张建此行黄冈的安全,公司为他准备了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防护物资。但对于他来讲,还从未真正穿戴过这些防护品。妻子特地在家里对照着网络图片为他做了细致的讲解,并整理了14条疫情安全提醒,发到了丈夫手机上。

“这些都是工作中的经验和前方支援湖北的同事以及一些专家的说法整理出来的,希望他在那边能够用上,做好防护工作。”潘璟说。“他那边的环境风险更高,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完成工作,注意身体。”

“其实最担心的,还是怕他一个人在那边孤立无援,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去处理。”潘璟说。

他说

只想快速安好设备 抗疫救人

对于返程时间,张建尚不清楚。“应该会待上一阵吧,万一设备还需要维护呢?”他说。

对于这次行程,张建介绍,自己在这个行业工作了20来年,一方面业务技能和经验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公司年轻人有些还没有结婚,有些刚结婚有了小孩,“我们‘老家伙’不上,怎么能让年轻人去冒风险呢。”

“这些设备是救人性命的,我也有自信能够处理好,现在只想能够快速的把设备安装调试好,投入使用。”张建说。安装完设备后,自己会在当地停留一段时间,做好后期维护,保证疫情抗击工作的进行。

而对于后方的妻子,张建告诉记者:“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做的其实是一件事,希望这个疫情结束后,我们都能健健康康,然后看着孩子参加高考,取得好成绩,一家人再好好的团聚,或者去度个假啥的。”

红星新闻记者 杜玉全 (图据受访者)

编辑 张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