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3月1日讯(记者李曼英 通讯员崔毅)武汉市武昌医院重症ICU病房内有16张病床,躺满了患有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医务人员在每张床前忙碌不停,呼吸机不停地运转。
科室护士长黄娟说,重症ICU里大多是年轻人,别看年纪不大,工作起来绝不含糊,刘畅是一个青春阳光,朝气十足,偶尔还有点小幽默的男生,工作上十分耐心细致,是大家眼中的“阳光哥”;而宋夏除了工作中不怕吃苦不怕累,还特别勤奋好学,是科室里典型的“学霸女”。
“阳光哥”为病人尽百分百的努力
刘畅今年27岁,是武汉市武昌医院重症ICU的一名住院医师。重症ICU的医生比较紧缺,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ICU的医生需要在里面呆上12个小时。
“刘医生,2床氧饱和度下来了。”突然,传来护士的紧急呼叫。刘医生快速到床旁评估病情,需要紧急行气管插管。插管过程中气道开放,正压下病毒随着气溶胶喷溅而出,直冲操作者面部,相当危险。
他没有丝毫犹豫,快速下达医嘱,静脉推注镇静镇痛肌松药,熟练掰开病人下颌,用最快的速度探下喉镜,向声门下塞入了那根救命的气管导管,拔导丝,连接呼吸机,动作一气呵成,医护配合默契,很快病人的氧饱和度慢慢回升了。
“检验科危急值电话,13床的肌酐、尿素氮都超过正常水平。肾功能损伤,需要行CRRT治疗。”听到同事的话,刘医生赶紧来到病人床边,护士已准备好穿深静脉置管的所有用物,摆体位、铺巾、消毒、置管,由于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平时只需要半个小时的操作,却花费近一个小时才能完成,他的护目镜上布满雾气和汗水。
还没来得及休息,8床又出现了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行俯卧位通气。刘畅又赶了过去,准备用物,将患者翻身,面总朝下俯卧……完成这个操作,至少需要4个大力气医护人员才能完成这一超难度动作,他和同事们的防护服早已被汗水湿透,护目镜上,雾水、泪水和汗水混在一起,“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会尽百分百的努力。”刘畅说。
“学霸”护士耳朵鼓膜穿孔,术后第二天就申请上岗
宋夏,1991年出生,是武汉市武昌医院重症ICU一名护师,有着七年的工作经历。一周多以前,她像往常一样,核对医嘱、配药、测量血气、生化抽血等,忙碌个不停……
突然,护士长黄娟发现她一只手撑着头,另一只手敲着键盘。
“你不舒服吗?不会发烧了吧?”黄娟询问得知,原来宋夏的左侧耳朵疼得太厉害了,已经完全听不见了。同事将宋夏搀扶下工作台,经诊断,她因长时间穿着防护服不能透气,左侧耳朵长出的息肉化脓感染,鼓膜穿孔,必须立即住院手术治疗。
住院治疗一周后,她顺利出院,第二天,宋夏就向护士长申请重回ICU科室工作。“你刚做完手术,还是多休息两天吧。”护士长说。她却表示:“在这关键时刻,大家都在并肩作战,全力救治病人,我也不会当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