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芽妈在妈妈群里分享了一个草莓口袋面包的食谱,不过有位妈妈质疑:草莓不是反季水果吗?春冬怎么能给孩子吃草莓?(春冬草莓大多是大棚草莓)
群里就这个问题争论了一上午,有说反季水果打了激素的,有说新闻里某某孩子吃反季水果性早熟,还有说反季水果没营养吃了也没用的……
芽妈当时的表情是这样的:
还能不能让人好好吃水果啦?
反季水果,在大家眼里就是一个不遵循自然规则的产物,本来是夏季的草莓,却在冬天出现,可不就成了别人眼中“妖艳贱货”。
于是乎,一些看似有理有据的谣言就来了:大冬天的西瓜,肯定是打了农药吧?
这逻辑宛如:你家孩子成绩突然上升这么快,肯定是悄悄上了补习班吧?
没错,咱还真就上了“补习班”,不过这可是“正当途径”!
不信的,咱们好好“听听课”!
补习班一:大棚种植
你看这个大棚,像不像补习班的教室?
水果们在大棚里待着接受适宜的温度、水分、光照的悉心栽培,就好像学生们在补习班学习知识一样。
通过模拟水果自然生长的条件和规律,就能在非该水果的季节生产出该水果。
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补习班提高成绩,水果也能通过大棚种植达到反季上市的目的,是不是也算另一种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补习班二:异地种植
高中上地理课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假如我们现在是冬天,那么澳大利亚就是夏天。
那么在澳大利亚种植出当地应季的水果,在我们这里看来算不算反季水果呢?
即使都在冬天,有些地区的气候仍然比较温暖,符合某些水果的生长条件,当然也能在冬天产出非应季的水果。
所以咱们能在冬天吃到西瓜、草莓,是完完全全的科技改变生活。
不过有妈妈可能会担心,反季水果从那么远的地方运过来,不会坏吗?
别急,咱们还有“火箭班”。
反季火箭班
1.保存和运输技术的发展
千万别小瞧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以前北方人民都能储存一冬天的大白菜,现在还搞不定区区一个水果?
通过抑制水果中微生物和酶的活性,水果的保质期也得到了大大的延长。
而水果的运输更不用担心了,想想这几年双十一的物流多快,况且水果都是有专门的运输冷链的,压根儿用不了几天。
并且水果都需要从未成熟的时候就采摘下来的,才能承受住长途跋涉,完好无损地运到我们手上。
2.催熟剂的合理应用
不过未成熟的果子需要添加催熟剂才能被我们食用,那有的妈妈可能会问了,催熟剂不加行不行?娃吃了加了催熟剂的水果会不会性早熟?
不加催熟剂肯定是不行的,果子在运输途中又不能自动成熟。
至于有人问催熟剂导致性早熟这个问题,芽妈怀疑他们的高中化学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
芽妈的高中化学老师提到过,把没有成熟的香蕉埋在米缸里或者和已经成熟的水果放在一起,没几天香蕉就会成熟,这是由于大米和成熟水果释放出的乙烯气体对香蕉有催熟效果。
而自然成熟的水果也是靠自然产生的乙烯气体成熟的。
而果农们使用的催熟剂正是以乙烯作为原料的,作为一种植物激素,乙烯只能对植物产生效果,不可能作用于人,植物人也不行!
正确认识反季水果
不过还有妈妈问,那我咋觉得反季水果就是不如当季的好吃?也不如当季的有营养?
没关系,咱们上完“补习班”还要进行一项“查漏补缺”,帮助妈妈们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反季水果不营养?不好吃?
如果是大棚种植出来的水果,在日照时长和强度上和天然种植的水果的确存在差异。
由于日照会影响果蔬中糖分和维生素的合成,而反季节水果的糖分和维生素含量会比同类的应季水果略低,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反季节果蔬吃起来口感较淡的原因。
不过也不能因此认为反季水果就是“有害的”,“不好的”。这种差异不会影响到水果的健康,对人体更不会有害了。
反季水果打了农药?
打农药就好比给娃打鸡血,相信就算没有上补习班的孩子也会被家长们打鸡血吧?
应季的水果在种植过程中也会使用农药,只要是规范种植的水果,都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妈妈们只需要把买回来的水果清洗干净,就更能避免农药的残留。
所以,妈妈们放心吧,反季水果敞开了吃,完全没毛病~
那问题来了,芽妈为什么不经常买反季水果呢?
别问,问就是太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