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一线》获悉,康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康方生物”)于12月3日向港交所递表,拟在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为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康方生物科技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自主发现、开发及商业化首创及同类最佳疗法。公司专注于满足肿瘤、免疫及其他治疗领域在全球的未决医疗需求。公司愿景是成为一家在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病人可负担的下一代创新治疗性抗体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企业。康方生物表示,此次募集用途为:迅速推进在研产品临床计划的商业化;在国际上扩展临床计划,尤其是在美国和澳洲;继续寻求增值合作机会,以促进产品开发;继续招聘、保留和培养优质人才;继续丰富和推进创新产品管线;继续扩大符合GMP的合规制造能力;在中国建立商业化能力。
康方生物的由来:夏瑜博士和她的创业梦 据企查查资料显示,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公司法人为夏瑜,康方中国持有其91.75%的股份。这家中山康方公司正是夏瑜博士创业梦想的起源,也是康方生物在中山的大本营。此前,夏瑜在国外医药研究和生物制药行业奋斗了二十余年,曾以高级副总裁的身份加入一家CRO机构,负责一项重要抗体新药在中国的首例整体外包项目。“既然我们有实力为跨国制药公司研发新药,那为何不自己去做呢?”在国外知名药企供职多年的夏瑜不由得冒出这样的想法,正是基于此,夏瑜回国和其他海归科学家创办了康方生物。2012年3月,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夏瑜为首的海归创业团队在广东省中山市成立了这家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抗体药。但创办后的康方生物似乎一直默默无闻,直到2015年12月将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单抗药物AK-107以两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默沙东,这家来自中山的医药公司才广为业内所知,康方生物成立初期最大的困难——融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2015年11月,康方生物A轮融资收到来自深创投的1.3亿人民币,在之后的几轮融资中,深创投也是康方生物的“忠实支持者”。“你去找投资人说要做新药,投资人一听要十年才能做出来就被吓跑了。”夏瑜曾向媒体表示,“当时的投资环境与如今差别悬殊,想要拿到天使投资也殊为不易,很感激当时敢给康方出钱的投资人。” 研发成本占近九成,靠产品授权获得收入 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8年康方生物的收入分别为4012.2万元、282.6万元,2019年前六个月的收入为0,另外,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前六个月期内亏损分别为993.2万元、1.54亿元和1.15亿元。研发活动是康方生物业务的核心,因此研发成本在公司支出中占绝大部分。截至2017年及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分别占开支及成本总额的79.2%、87.4% 及88.9%,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于没有产品进行商业化,康方生物科技至今未盈利且产生经营亏损,而公司的收入基本上来自产品授权。2017年及2018年,公司来自产品授权的许可收入分别为4012.2万元和282.6万元,今年上半年仍未产生收入。这可能跟对外授权产品采用的预付款及里程碑式付款方式有关。“就像修公路立的里程碑一样,这种产品授权的方式付款方会先要求药品的效果,达到要求的程度才会相应地付一部分钱。”北京史立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的史立臣向《资本一线》表示。 目前,康方生物科技拥有20多个药物开发项目,其中10个抗体处于临床阶段,6个双特异性抗体及4个抗体获得FDA的IND批准。康方生物的夏瑜曾表示:“新药开发要耐得住寂寞,新药开发从0到1,需要10年时间。康方生物医药扎根中山5年,目前走到一半。前面4年,一直在不断地研发和投入;从去年底开始到现在,已经陆续有3个抗体新药申请临床实验。从临床实验到新产品推向市场,又将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PD-1抗体市场竞争激烈,创新药企面临挑战 据招股书,全球及中国生物制剂市场2014年至2018年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7.7%和20.2%,国内市场增长迅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资本涌入医药市场。 另外,尽管全球最畅销的十种药物中有九种为生物制药,但在中国最畅销的十种中只有两种为生物制药,显示中国生物制药市场仍有巨大增长及扩展空间。据了解,按销售收入计,2018年单抗市场占全球生物制剂市场的55.3%。全球最畅销的10种药物中有9种为单抗。其中,PD-(L)1及CTLA-4单抗被视为最有效的单治疗剂免疫性肿瘤抗体疗法。据Evaluate Pharma数据,2022年全球肿瘤治疗市场将达到1920亿美元,其中PD-1/ PD-L1贡献接近300亿美元。研发项目中PD-1占重要地位的康方生物也因此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今年11月2日,其D轮融资规模高达1.5亿美元,正心谷创新资本和中国生物制药领投。康方生物此次募得资金也有一半将用于研发项目的临床实验。今年6月,中国生物制药宣布旗下子公司正大天晴与中山康方生物医药合作,共同开发及商业化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AK105项目。作为一家新兴的“康”字辈药企,能得到中国生物制药这样的医药巨头公司的青睐,足以说明康方生物的技术实力在业内获得认可。康方生物科技也承认,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并且可能面临迅速和重大的变化。其竞争对手有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罗氏、恒瑞、齐鲁制药及海正药业等主要制药公司,也有百济神州(06160)、君实(01877)及复宏汉霖(02696)等专业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直接竞争对手是信达生物(01801)及基石药业(02616),这两家公司拥有同样广阔的肿瘤候选药物管线及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据了解,信达生物和基石药业目前分别有21种、15种在研产品,康方生物科技有20多个药物开发项目,但从研发支出绝对值看,康方生物科技的研发投入力度远远低于竞争对手。前段时间,信达生物PD-1产品信迪利单抗(达伯舒)进入医保目录,更是走在了康方生物科技的前头。 “康方生物作为一家创新药企,研发能力较强,主要靠产品授权获得收入。不过这种业务模式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投入风险较大,投资者获得回报的周期也比较长,就算康方在港股成功上市,融资也未必能达到预期。以研发为核心,优化目前业务结构,或许是康方生物需要考虑的。”史立臣向《资本一线》表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