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A股绩优生,到10亿商誉减值——保健品龙头还能继续辉煌吗?
在2020年的第一天,A股保健品龙头汤臣倍健送给投资者们一颗大雷——
预计计提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超过15亿元,全年亏损超3亿元。
图:预亏公告
1月1日,汤臣倍健发布预亏公告: 预计2019年将亏损3.65亿元—3.7亿元,而其前三季度公布的归母净利润高达11.90亿元。
就这么一个浓眉大眼的绩优股,业绩为何突然急刹车了?
要知道,上市10年来,顶着“保健品龙头”的光环,汤臣倍健营收、净利均增速30%+以上,2019年,是汤臣倍健首次迎来亏损。
图:汤臣倍健部分产品结构
过去这10年,它还是社保基金、中央汇金等“国家队”机构、明星私募的心头好,它也是姚明、米兰达·可儿等明星代言的A股膳食补充剂第一股……
这究竟怎么了?
一切原因,或指向汤臣倍健的代购生意。
2019年第三季度,汤臣倍健收购澳洲海外子公司Life-Space Group Pty Ltd(以下简称“LSG”),因业绩未达预期,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10亿元—10.5亿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约5.4亿元—5.9亿元。
白马业绩变脸,针对这期收购,深交所火速发来了问询 ——
“请结合 LSG 销售模式,分季度分渠道说明具体的销售数据,以及《电子商务法》对 LSG 产品销售的影响,说明商誉出现减值迹象的具体时点,以前期间未计提商誉减值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1月3日,在回复中,汤臣倍健指出,不存在通过计提大额商誉减值调节利润的情形。
(简单来说,是自称清白:我没有通过商誉减值来“财务洗澡”啊!臣冤枉……)
是去年《电商法》实施让我背锅了!
图:2019年1月1日《电商法》实施,大量囤货的渠道商无法向中国代购出货,导致汤臣倍健并购完LSG 仅一年商誉雷便炸响。
汤臣倍健解释称,是因为中国《电商法》的实施,让子公司LSG业绩不达预期。
图:公告指出《电商法》对LSG产品销售的影响
图:收购子公司LSG的收入结构
在 LSG 收入结构中,受电商法影响较大的代购业务占比较重,导致 2019 年度 LSG 业绩受到较大影响。
众所周知,以个人代购为主的中小代购平台盈利空间较小,逃避关税是其主要盈利模式。
依法纳税的规定对中小海外代购业务几乎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同时也间接压缩了海外品牌在国内的生存空间。
看预测,未来的盈利还是很可观的嘛!
图为LSG资产组业务,分为澳洲原有业务和中国线下业务两部分,此次商誉减值测试按此分别进行测算,具体测算的重要假设及关键参数如下表:
不过,在复利姐看来,虽然大环境的影响无法避免,最终能决定上市公司业绩的还是其本身,汤臣倍健业绩爆雷不能全怪《电商法》。
诡异的是,10亿商誉暴雷后,1月3日,汤臣倍健居然涨停收盘。
而从2019年全年股价情况看,该公司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
二、34倍溢价并购埋下隐患
溢价34倍的收购
汤臣倍健对LSG的收购始于2018年。
从2018年7月中联资产评估集团出具的评估报告来看,LSG当时的净资产约为1.01亿元人民币。根据采用市场法和收益法评估的结果,收购LSG的价值都溢价了超35倍。
8月31日,汤臣倍健以不超过35.1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LSG,溢价34倍。
然而收购完成不到一年半的时间,LSG预计商誉减值了5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此次减值测试最终得到确认,那么这将是汤臣倍健2010年12月上市以来出现的首个亏损。
从2010年上市以来,汤臣倍健一直是A股里的“优等生”,连续9年盈利并且除2016年外业绩增速都不错。
2019年10月末发布的三季报中,其还实现了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12.56%,不过年报预告出来后,由于这次并购,导致利润蒸发,还亏损超3亿元。
在“保健品”的名声被权健等“类传销”败坏的当下,汤臣倍健上市以来,却被认为是价值投资的典范,主要是业绩持续增长,并且现金流出色,上市后的第一年(2011年)就开始坚持分红。
不过,“花无百日红”,这次业绩变脸,倒是很让投资者惊讶啊。
在券商的研报中,对这个A股保健品的龙头未来还是很看好的。
近年来,保健品行业仍然保持高增长
来源:阿里平台数据,华创证券
2019年11月保健品企业市场占有率情况
曾经辉煌的保健品龙头未来怎么样,拭目以待吧!